permanent exhibition

常設展 -3F Clothing, Decoration and Culture

文身文化

位於3F Clothing, Decoration and Culture之區域6

文身習俗普見於婆羅洲、菲律賓諸島原住民族及海南島上黎族婦女等。臺灣原住民中僅達悟、布農二族無資料記載刺青習俗。 泰雅族早期曾被漢人稱為「黥面番」或「王字番」。紋面對該族男女,不但具有成年、美觀、記功等社會意義外,更是分辨部落族群的方法之一。泰雅族男女在臉部刺青,在當時雙頰刺青的女子與下顎、胸前刺青的男子是被大家推崇敬愛的人。 在排灣、魯凱及卑南三族中,文身是一種階級的表徵,表彰功業,以及展示個人的喜好。刺青的位置,男子多於胸、背、臂等處,女子則以手背為主。排灣群因社會階級的認知不同,各家族有特定的刺青花紋,通常女子刺在手背、小腿上。男子刺青在前胸、手臂、背部上。這是某些家族特有的權利,與泰雅全族的刺青習俗意義不同。 文身的時間大多選在冬季,以避免發炎。地點則選在光線充足的通風處,如屋簷、穀倉下。文身之前先有祝禱儀式;由專業施術者先用小刀背沾鍋灰在刺青部位描繪圖案。右手拿木槌或小刀、左手拿刺針,將取材自植物(木青、馬藍等)的藍黑色染料,以細針(竹、橘或柚子樹的尖刺),用刀背輕敲竹桿刺入皮膚,出血隱沒圖案時用刮血具刮去血液,並將鍋灰(或小米梗燒成灰、龍葵汁液)塗抹在傷口,反覆多次後,最後以冷水洗淨。發炎腫痛十天後脫痂痊癒,以排灣族為例,會將紅辣椒或隱元豆的葉子搗碎塗上以增加花紋鮮明。 各族皆有專人從事文身的工作,為人文身一次,可獲不同定額的報酬,如布匹、酒飯、或鐵器等。

此區展品

小刀
1
刺青台座
2
刺針
3
墨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