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飾

  • 族群:Unknown
  • 類別:裝飾品
  • 尺寸:長13×寬16.5×高2 cm
  • 館藏編號:M111200

分享:

關鍵字:
鈴鐺、人面鈴、項飾。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項飾」(館藏編號M111200),標本入藏記錄並未記載來源地與社名,僅記錄民國89年購藏自原收藏者蔡明展先生。
本件由麻繩穿串18顆銅鈴組成。麻線交織編成略有寬度的扁繩(織帶),於麻繩一側以麻線穿過串起人面銅鈴。18顆銅鈴集中縫綴於項飾的前半側,外觀為人面紋,部分有鏽斑及破損。

詮釋說明:
鈴鐺是臺灣原住民族衣飾中常見的配件,不同於聲響小、裝飾性強的小顆鈴鐺,人面銅鈴早期在阿美族係作為一種樂器──青銅排鈴使用。以麻繩穿過銅鈴及長10公分、寬0.6公分的竹管,集合5~6件於頂端結成一組,再將三組鈴繫結在腰帶上,樂舞時繫在腰間,隨身體擺動而互相碰撞,產生清脆響亮之聲響。銅鈴間因有竹管相隔而不易糾纏在一起。本件銅鈴項飾,同時具備裝飾與發聲的功能。
由於臺灣並不產銅與錫,青銅產物係與外界交換取得,此種人面銅鈴數量稀少而珍貴,除了作為樂器、飾物使用,經流傳至不同地區或族群如阿美族、卑南族或排灣族,也可能作為巫師的儀式法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