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鍵字:賽夏族、矮靈祭、薏米珠、祭祀、藤編、竹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賽夏族臀鈴」(館藏編號M132500),為賽夏族人矮靈祭穿戴之臀鈴,族語稱為tapa:ngasan。於2004年收藏自賽夏族章潘三妹女士同年製作之賽夏族文物。
本件臀鈴中央主體外圍以籐條及籐篾採六角形編法編織成近似鐘型之樣式,正面中央上方鑲有一片圓鏡,圓鏡邊緣編織圓型籐篾花邊為飾,此種編織技法圖案亦呈現於臀鈴主體下緣,另以薏米珠串裝飾臀鈴主體上方及左、右下方兩角。在臀鈴主體的上方及左、右下方兩角各有一個籐編套環,將兩條斜紋編的籐編背帶套於其上。另於臀鈴主體下方串接數顆薏米珠串及籐球,薏米珠串再下接竹管數十根。
詮釋說明:
此種臀鈴為賽夏族所特有,男、女皆能穿戴,但僅能於矮靈(人)祭(paSta’ay)時所穿,亦是矮靈祭中,唯一發出聲響的樂器。臀鈴多為男子製作,北賽夏有製作家族和姓氏的規定,南賽夏可隨各家意願自行製作,所謂的北賽夏係指居住於新竹縣五峰鄉之族人,南賽夏分布於苗栗縣獅潭與南庄鄉。至於臀鈴下方的串飾以薏米珠為材質,薏米珠是薏苡的種子,形狀類似橢圓珠狀,薏苡的賽夏族語為tibtibon,除賽夏族外,其他族群也會使用。薏米珠中間有孔洞,因而常以串珠方式做為衣服裝飾,除本件臀鈴外,亦串成項鍊或縫綴於頭飾上。由於本件為賽夏族編織工藝師章潘三妹女士所製作,故有可能為工藝品,而不會實際穿戴。
臀鈴穿戴方式係將臀鈴置於背部,兩條背帶揹於雙肩上,此時臀鈴依其重量自然下垂於腰臀處,在矮靈祭的歌舞當中,身體前後擺盪,竹管因而彼此撞擊發出聲響,不過近代的臀鈴材質多以布片縫製,以塑膠珠和彩色亮片為飾,竹管也以金屬管代替,顏色鮮艷,聲音則更為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