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曆板

  • 族群:布農族
  • 類別:雕刻雕像
  • 尺寸:長184x寬17.5x高1.5cm
  • 館藏編號:M132600
  • 館藏位置:B1 「信仰與祭儀」2

分享:

關鍵字:布農族、祭曆、曆法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布農族祭曆板」(館藏編號M132600),於2004年收藏自全文孝先生同年製作之作品。族語稱為Islulusan。 
此為一件長條形的木製祭事曆板。正面橫向陰刻數個菱形刻度記號,並在刻度上方刻有多種有如象形文字的圖案,如房屋、豬隻、人形、器具等圖案。下方以中文字陰刻各種時期之祭祀名稱如開墾、播種、收穫祭等字樣。整件木板外框雕刻相連菱形紋及方形紋,並以紅、白、黑等色顏料塗於其上。

詮釋說明:
此種文物為布農族所特有,又稱為木刻畫曆。臺灣的原住民族並沒有真正的文字,而此種曆板上所刻劃的圖案被認為是布農族的文字發展過程。上方的刻度及圖案代表小米一年耕作期間的各樣祭儀,並以月亮的盈缺來做為曆法的依據,早期係用以指導族人農耕的時節以及祭儀的舉行。此祭曆板的出現為近代之事,係1925年臺灣總督府主辦之「始政三十年紀念台灣產業展覽會」,台中州在「蕃族參考品」下所展示的布農族Qanituan社祭曆板,以及同年的報刊報導。除了Qanituan社以外,還另有兩個日治時期發現的Haba-an社祭事曆板。因此製作及保有者集中於上述兩社,且為丹或巒社群,現行政區域為南投縣信義鄉。祭事曆板的刻紋,菱形紋代表一日;半圓形代表用平底鍋煮粟釀酒;方形為禁止砍材的日子;圓形表示竹籠裡裝著芋頭;山形紋表示出獵;1字形紋類似鋤頭形狀表示開墾或耕作;圓形內有不規則紋表示計算竹籠裡面的粟;方形內有點狀紋為開墾旱田;獵槍圖案表示以槍獵鹿;躺著的獸形紋表示山豬;樹木圖案表示榛樹;田字型紋表示旱田。
本件外框多有裝飾紋樣並寫以中文標示,顯為後來重製,現代的藝術家進行布農族相關的創作時,經常以祭曆板的圖案帶入創作元素中,不僅彰顯族群特徵及獨特性,也代表布農族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