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筒

  • 族群:Puyuma
  • 類別:嗜好品
  • 尺寸:長9×寬5×高1
  • 館藏編號:M065700

分享:

關鍵字:檳榔、容器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卑南族石灰筒」(館藏編號M065700),於1992年12月18日購自原收藏者黃金德先生(臺東),為卑南族人的日常用品與嗜好品。
本件卑南族石灰筒外層塗佈紅漆,扁圓形的筒身與上方管身一體成形,總長約9公分,筒身寬度約5公分。管身頂端有一圓形開口,中央突起形似竹節。筒身側邊有縫線痕跡,一側縫線延伸至開口,另一側縫線止於壺身約一半的高度。由縫線推測可能先以較軟的皮革包覆石灰筒整體之後,再施以紅漆上色裝飾。

詮釋說明:
早期臺灣原住民普遍有吃檳榔的習慣。卑南族人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食用檳榔(puran),也會用檳榔招待賓客。在某些巫術與祭祀儀式中會將檳榔做為供品,或是以檳榔當作男女交往的定情物。
檳榔採自於檳榔樹的果實「檳榔子」,可直接生吃,或是加入切塊的荖花、荖藤與石灰(abu)後再包覆荖葉一同咀嚼食用。傳統的石灰製作方式為將牡蠣貝殼焚燒後磨製成粉,再摻水攪拌成白色膏狀的石灰,將石灰加入檳榔裡可去除澀味。檳榔成為不分男女皆可嚼食的一種娛樂與嗜好,製作小型的石灰筒容器,更便於隨身攜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