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泰雅族男用短上衣」(館藏編號M0052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或社名,族語名稱為ratang。
本件服飾係由非經剪裁的兩片織布縫合而成,製作方式係將兩片織布於長邊對齊,縫合至中線作為背面,再將剩餘未縫合部分向前摺作為前襟,另在衣身側邊從兩袖圈處向下縫合,使之成為一件無領無袖之對襟短衣,為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方衣形制。本件以紅色毛線緄邊及修飾縫線,另外夾織與挑織紅、黑、桃紅、藍、紫等色毛線,形成各式橫向線條形紋、曲折形紋、X形紋及菱形組織合織紋。全件織滿圖案,背面中央三道變化菱形紋為其特色。另在衣身正面前襟及邊緣縫綴數顆白色四孔鈕釦。前襟處另縫有毛線編繩綁帶。
詮釋說明:
菱形圖案在泰雅族文化意涵代表眼睛或祖靈之眼,具有警惕及守護之意,色彩、樣式多種,本件菱形紋呈現於短衣背面,共計有三種樣式。本件服飾雖無詳細來源地點,但頗有南澳群的色彩及佈滿紋樣的裝飾風格特色。
此種無袖短衣多為男子所穿,穿著時,衣長不及腰,內著胸兜,外披披肩,下著遮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