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Paiwan
  • 類別:禮器
  • 尺寸:長53×寬140.5×高15
  • 館藏編號:M039200

分享:

關鍵字:排灣族、防禦護具、木盾、雕刻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排灣族盾」(館藏編號M039200),為排灣族男性防禦用之護具,族語稱為arata,製作者為佳興部落的木雕工藝師賴福隆。
本件以一整塊長條木片雕鑿而成,呈木原色,長53cm,寬140.5cm,厚15cm。全件略有弧度,形制接近長方形,正面在約略等距的位置陽刻有山形紋、菱形紋和箭頭紋。背面則素面無雕飾。木盾上半部鑿有四個孔洞,下半部鑿有三個孔洞。全件無握把的設計。


詮釋說明:
許多臺灣原住民族群過去皆曾使用盾牌作為防禦武器,從文獻和博物館的典藏可知,排灣、魯凱、卑南、布農、鄒、邵、阿美、巴宰等族都有製作和使用盾牌的紀錄 。根據學者研究 ,臺灣原住民的盾牌屬於南島盾牌文化的一環,形制可分為「平板型」和「屋頂型」兩類。排灣族的木盾類型屬於後者,是由左右兩片木板拼接而成的屋頂形矩形木盾。
排灣族盾牌的原料,多為楓木,取其輕巧和柔韌的優點,便於持拿,也較不易因被敵方的標槍刺中而破裂 。不過隨著火槍的傳入,排灣族的木盾已逐漸喪失其原有功能,轉而成為儀式象徵性物品。作為儀式象徵性物件的木盾,多雕刻有人頭紋和百步蛇紋,主要用來彰顯頭目權力和貴族階級地位,又因其富含藝術性的圖紋雕飾,成為早期博物館、收藏家喜愛收藏的文物。
本件的作者賴福隆(1913-1983),生於日治時期木雕工藝頗負盛名的佳興部落,是當時備受肯定的四大木雕家之一,活躍於日治後期至1970年代,作品以偏向「古體」風格為特色 。現今臺灣民族學相關博物館所收藏的日治時期排灣族木盾皆由兩片木板接合成,且長寬皆不超過1公尺,據此推測本件可能是製作於1950年代後期興起的新一波原住民古物藝品收購風潮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