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關鍵字:
服飾、織布、無袖上衣、方衣、泰雅族。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上衣」(館藏編號M121300),入藏記錄並未詳列來源地與社名。
此件服飾形制上屬於臺灣原住民傳統的方衣形制,為對襟無領無袖短上衣,前襟下方各有一條尾端帶有紅色毛線流蘇的織帶,織紋圖案有X形及菱形紋。此織帶亦於前襟及下襬處做緄邊、衣身正面另有縫綴一對圓形貝片。本件以麻布為主要材質並夾織紅、黑等色線。衣身正面為直式織紋、背面為橫條形紋。
詮釋說明:
本件雖無明確採集地點,但觀此形制與賽夏、泰雅兩族的短衣樣式、裝飾風格及色彩相似,兩族短衣皆有正面為直式織紋,後背處至下襬為橫條形紋之形制,可以明顯看出本件後方為一組橫向織紋,且兩族語皆稱此類服飾為ratang。賽夏族服飾上的色彩以紅、白、黑三色為主,泰雅族的gaga祭團中有一種說法,因為惡鬼(rutux)最怕紅色,所以將衣服染成紅色即具有嚇鬼的作用,因此後來多採用紅毛線織作衣服。
此服飾在泰雅族中為凱旋服形制,屬於儀式性禮服。衣身上的圓形貝板,有時為白瓷釦,除了出現在凱旋服上,還會裝飾在胸兜、頭飾上。泰雅族傳統上為頭目及有馘首功績之勇士才具穿戴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