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帶

  • 族群:Unknown
  • 類別:服飾
  • 尺寸:長218×寬5cm
  • 館藏編號:M120400

分享:

關鍵字:
泰雅族、賽夏族、織布、額帶、頭飾、菱形紋、貝珠。

基本描述:
本件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藏「額帶」(館藏編號M120400),為泰雅或賽夏等族服飾配件,泰雅族語稱為qutuphabuk;賽夏族語稱為kapaSket。入藏記錄並未詳列族別、來源地與社名。
此為一件額飾帶,係由一條細長的紅色棉布條為主體,布條的頭、尾兩端再各自縫接一條長織帶而成。紅色棉布分成三段,第二段為中央主飾貼縫一片橫長形菱形組合紋織帶,以橙、黑兩色為主,菱形款式多樣,但圖案左右對稱。再以貝珠修飾織帶上、下兩緣,靠近中央處加縫一對梯形貝板墜飾。再將紅色棉布兩端各約三分之一長度數度對折縫合成細長形,尾端接縫一對長條形織帶。長條形織帶同樣以橙色為底,以黑色織線織有變化菱形織紋圖案,織帶前端裝飾縫綴成圓形圖案之貝珠,尾端則為X型。

詮釋說明:
本件雖無明確採集地點,但觀其使用之貝片、貝珠裝飾及菱形織紋推測可能為泰雅或賽夏族之服飾。泰雅服飾多以菱形圖案為代表,其樣式、色彩多樣,菱形紋在文化上具「眼睛」或「祖靈之眼」之意,具有守護和警惕意義。賽夏族服飾也使用菱形紋,菱形亦是該族傳統織紋。貝珠見於泰雅、太魯閣、賽德克和賽夏族,但早期係透過漢族、阿美和噶瑪蘭等族交換而來,製作原料係現為保育類動物之硨磲蛤,因此近代新製之服飾僅能以相近材質作為替代,更顯早期貝珠服飾或飾品之珍貴獨特。
額飾帶為保護頭部及防止頭髮散亂之用,亦具美觀功能,織紋精緻且色彩鮮豔者,為盛裝出席所穿戴,穿戴方式係將此件中央菱形織紋置於額前,兩串梯形貝板墜飾靠近左、右雙耳,然後再將額帶向後包覆於後腦處相繫,剩餘長度使之自然垂下。